(原标题:神坛跌落:瑞幸咖啡只用一年,大钲黎辉一损俱损)
去年今日,瑞幸咖啡登陆纳斯达克,开盘大涨47%,一时风光无两。
2020年5月17日,瑞幸咖啡上市满一周年。然而,仅仅时隔一年时间,这家公司就面目全非,因巨额造假陷入前所有未有的危险境地。
它曾经仅仅用了18个月就完成了从创立到上市,但跌落的速度更快。
财务造假事件带来的危机不仅仅对瑞幸咖啡自己造成了影响,此前与其关系紧密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也陷入了空前尴尬。
而私募股权行业本身在风险投资行业的金字塔尖。这不仅说明这个行业门槛极高,能进入者无一不是在能力、学历、人脉方面的佼佼者,还意味着这个行业也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财富的涌动方向很多时候没有规律,长赢很难。
对于大钲资本董事长、CEO黎辉来说,他曾经达到过巅峰——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曾游走在华尔街投资机构中间,在高盛、摩根士丹利、华平投资等知名机构切换自如。在离开华平投资前,他已经做到了华平投资亚太区总裁,是华平全球投资决策委员会20位委员之一。
大钲资本黎辉,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离开华平投资后,黎辉创立了大钲资本,试图将后者打造成为中国的华平和KKR。2019年5月,大钲资本的首个投资项目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创下了2019年最大的中国企业赴美IPO交易,并刷新“纳斯达克最快上市纪录”。作为一手参与打造瑞幸咖啡的投资机构,当时的大钲资本取得了丰厚的财务回报和名誉回报。
仅成立两年多,大钲资本就管理了超过30亿美元的资产,国际LP纷纷追随其后,络绎不绝。
转折点发生在今年4月。4月2日,瑞幸咖啡22亿元财务造假事件曝光,作为瑞幸咖啡最大的外部股东、关键操盘手之一大钲资本和黎辉被置于风口浪尖,受到外界广泛质疑。
直接的影响是大钲资本其它筹资项目因此受到沉重打击。据新闻媒体报道,原本有望筹资20亿美元的大钲资本二期美元基金募资受阻,此前已经初步承诺投资的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等大型LP都暂缓了投资。
更深远的影响是,黎辉的投资大佬形象崩塌,多年辛苦经营可能面临付诸东流。
20年投资生涯
和其他私募股权行业的从业者一样,黎辉有一份光鲜、漂亮的简历。1992年,黎辉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随后赴美留学,获得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一家美国投资银行纽约的并购部工作之后,2001年黎辉进入高盛(亚洲)担任执行董事,随后还短暂地在摩根士丹利担任副总裁;2002年,他加入了全球最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一华平投资。
黎辉在华平工作的十几年间经历了华平在中国业务的大发展——2000年华平的中国区业务仅占全球的5%左右,到2015年,华平中国区业务已经占到其全球业务的20%,且从2005年开始,华平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一直高于其在全球的平均回报。
在此期间,黎辉曾深度参与乐普医疗、神州租车、美中宜和等项目的投资。其工作能力也不断被认可。2010年,黎辉位列华平全球经营委员会委员(EMG),2014年成为华平投资亚太区的“内定”掌门人。
但仅两年后,顺风顺水的黎辉决定离开华平去创业。彼时,他已经是华平投资亚太区总裁,这一离职消息一度震惊PE界。
毕竟在这之前,黎辉已经在华平待了14年,且刚刚接手亚太区总裁帅印,成为华平全球投资决策委员会20位委员之一,真正的位高权重。
作为黎辉的前领导,华平投资前亚太主席孙强也非常意外——按照坊间的说法,黎辉是孙强一手培养起来的接班人。孙强从确定离职到真正离开华平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期间就为了黎辉铺路。
但黎辉的离开却非常仓促,从接任到离开其间只隔了半年,这甚至导致华平投资亚太区总裁职位出现了有将近一个月的空窗期。
不过,黎辉并没有在离职之后立即创业,而是选择进入了自己曾经投资的神州优车,担任副董事长,他解释称,“去神州就是想到一个企业里去,用不同于投资人的视角来看事情。”
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PE本行。
多年在华尔街“打工”攒下的经验让他自信满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黎辉提到,“中国的PE市场应该有本土的机构将全球PE的best practice(最好的实践经验)与深厚的中国经验相结合,应该有中国的华平,中国的KKR。”
作为一家顶级PE机构,华平有着自己的投资风格。按照业内人的说法,过去十几年,华平中国团队的投资风格是“重视基本面、深耕行业、长线投资、方式灵活”。
这些对于黎辉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希望自己创立的投资机构不局限于赚点钱就走,“我们正真看到了很多企业更需要帮助,而不单单是财务投资。所以我想成立一家这样的机构,为企业提供不一样的solution(解决方案)。”
2017年2月,大钲资本成立,对于这个“奇怪”的名字,黎辉有自己的说法,钲指一种中国古乐器行军所使用的乐器,击钲使士兵肃静。以此命名代表了黎辉希望这是一家有纪律性的投资机构,“我希望我们是一家知进退、明得失、有风险意识的机构。“
除了黎辉外,大钲资本的创始合伙人还有曾任美国知名高端投行Moelis & Co的中国区负责人、曾担任中国网通公司的CFO的周凡以及新华信集团创始人的林雷。
在资金募资方面,黎辉多年在创投圈的人脉显现了效果。2018年3月,大钲资本正式启动了首轮美元基金的募集,引来了不少机构的投资,这中间还包括政府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基金、企业养老金、母基金、金融机构等,不乏有全球影响力的机构LP,甚至包括国外王室的资金。
3个月募集近10亿美元,直到2019年7月大钲资本宣布完成首支美元基金资本募集时,金额已达到了20亿美元,是其初始目标的两倍。
有了足够的“弹药”,大钲资本开始扬帆起航。
舍得给钱,但更要控制力
神州租车是黎辉在华平投资时的代表作。
2012年,神州租车赴美上市失败之后陷入重重危机,负债率一度超过90%。为了活下去,公司董事长陆正耀开始在市场上寻求1.58亿美元融资,黎辉代表华平大方拿出了2亿美元,这是华平此前在中国从来就没过的投资规模。
除了给钱之外,黎晖还表示,华平投资还会倾其所有资源给神州租车更多支持,包括品牌、国际资源等等。
华平的支持成为神州租车改变命运的关键,2014年神州租车在港交所上市。
事实证明,黎晖的眼光十分精准,华平在神州租车上赚的盆满钵满。原华平投资亚太区主席孙强透露,“最后,2亿美元拿回来是12亿美元”。
给钱大方是黎晖投资风格的一种表现。这种风格也被延续到了大钲资本的身上。大钲资本一期美元基金总共募集了20亿美元,按照规划,这些钱将被投资于十几个项目,平均单笔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
大钲资本的投资项目,图片来源于大钲资本官网
当然对于拿到钱的企业来说,并非没有代价,舍得给钱的背后是大钲资本对于被投企业产生影响力、控制力的的欲望。
在大钲资本的官网上,“投资驱动变革”被视为其核心投资理念。”只有当我确认在这家企业中我们能起到协助变革发生的作用,我们才会参与进来。”黎辉曾表示。
大钲资本合伙人陈伟豪曾提到,黎辉本人很认同“少而精”的投资理念,因此大钲资本和其他基金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大钲资本更多聚焦在大消费和医疗服务两个行业,在投资每个项目时,股权占比较大。同时,大钲也会做相对控股型的项目,谋求对于企业的话语权。黎辉的看法是,如果想驱动变革,必然需要有对公司有足够大的影响力。
为了对被投企业产生影响,大钲资本会参与到企业经营和运营中去,并称此为“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经营策略及提高运营效率”。
和其他机构的“投后服务”不同,在大钲资本内部还成立了一支专职投后运营团队。在前期尽调的时候,运营团队就会和投资团队一起入场参与项目评估、为被投方提供咨询建议,运营团队的薪资直接与被投项目各项运营数据指标挂钩,落实到收入、成本等数字,承担KPI。
这种方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陈伟豪认为,随着非公有制企业一代创始人交接班、跨国公司中国业务剥离、PE项目进退出期的到来,中国企业并购的大潮将会来临,建立专职的运营团队有利于做并购后企业的提升。
在黎辉看来,很多投资都需要为被投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做提升,甚至要在必要时深入企业去亲自参与管理。
比如大钲资本在2018年成为泰邦生物的最大机构股东后,2019年2月,大钲资本合伙人周凡出任泰邦生物董事长,直接参与到生产管理、销售渠道业务。
福祸皆源瑞幸咖啡
黎辉第一次关注到陆正耀是在2009年,华平投资打算在汽车后市场中找一家投资,华平方面看了三家企业,分别是上海的一嗨租车、深圳的至尊租车以及北京的神州租车,虽然神州是前三名里规模最小的,但华平还是准备投。
因为怕丢失这个投资对象,黎辉还和陆正耀进行了约定,要求在华平做尽调的时候,神州租车不能与他人达成融资合作。但是不料,这笔投资被联想投资截胡了。当时联想投资提出了“10亿债权+2亿股权”的控股型战略投资提议,并且愿意给30亿人民币的股东担保,帮神州租车贷款。
面对这个诱人的条件,陆正耀忍不住了,他向黎辉试探华平能否给出一样的投资待遇。由于华平确实无法拿出与此相当的条件,黎辉最终大度放弃了,并没有用双方的约定来强迫神州租车选择华平。
这一次投资虽然没有成功,但陆正耀却给黎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黎辉公开评价陆正耀是一个数据导向型的人,非常会算账,而且执行力够强,也敢冒险,具备企业家应该具备的所有特质。
正是这种好感,在数年之后,神州租车上市失败,黎辉代表华平慷慨出手,并且在2016年离开华平之后,来到也是由陆正耀实际控制的神州优车担任副董事长,帮助神州优车完成了70亿元的战略融资并在新三板挂牌。
同样的,陆正耀对于黎辉也非常信任。“黎辉特别有战斗力,”陆正耀曾表示,他和黎辉一起工作了很多年,都是老炮儿,“我们的背景、年龄和工作经历都差不多,而且我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相似。”
气味相投使得黎辉成为成为陆正耀朋友圈的核心一员。36kr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很多人都号称和陆正耀走得很近,但和陆正耀真正走得近的投资人,只有黎辉一个”。
从工作关系发展到个人友谊,黎辉、陆正耀、愉悦资本创始人刘二海、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成为外界熟知的“铁四角”。按照一些说法,陆正耀对于黎辉等人非常信任,陆正耀经常在办公室招待他们,并不忌讳让他们参与到神州系的一些关键决策中,比如神州转板A股、瑞幸咖啡和小鹿茶的诞生,以及收购宝沃汽车等。
瑞幸咖啡是黎辉创立大钲资本后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也是神州系精密策划的产物,而黎辉就是操盘手之一。
瑞幸咖啡门店图
复盘来看,瑞幸咖啡是一个早已经被写好剧本的“局”。黎辉曾在接受36kr采访中透露,关于瑞幸咖啡的想法诞生于2016年下半年,那时候黎辉就和陆正耀、钱治亚开始讨论关于咖啡的想法,在项目成立前就已经把市场策略、品牌策略、公司组织架构、融资战略以及可能的上市战略等方面考虑到了。
甚至就连当红杉资本、高瓴资本、腾讯和阿里巴巴表达投资瑞幸的意愿时,都遭到了拒绝,他们的理由是担心商业模式被大规模复制。
而真实的情况是,所有的参与者都已经提前就位,在36kr的采访中他表示,“我们从一开始已经确定了这家企业必须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容不得太多debate(辩论)。所以我们是看好的人一起看好了,然后往前跑。”
他坦诚,在瑞幸的项目上,大钲资本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投资角色,而是深度地参与了整个公司商业模式的打造。在上述采访中,黎辉称“我很难说清具体哪件事是大钲做的,我只能说,我们和瑞幸是一个碰撞的过程,公司所有重要的决定,都有我们的参与。”
2018年1月1日,瑞幸第一家门店开张。黎辉表示在此之前,内部已经有了十几个月的推演,搭了一个几百个工程师组成的团队,把整个底层技术平台建起来了。目标是打通技术和整个运营体系。
黎辉并不忌讳用“我们”这样的词来形容大钲资本和神州系、瑞幸咖啡的密切关系。
作为大钲资本标志性的投资项目,黎辉对其宠爱有加,屡屡为瑞幸咖啡辩护。比如他认为,瑞幸是一家数据驱动公司,其它咖啡店的店长需要为很多决策操心,而瑞幸咖啡可以用数据化处理问题,让系统来记录和决策销售、采购、补货等问题。
在面对有争议的烧钱打法上,黎辉也对外辩解称,瑞幸不是ofo,它更像Costco——通过控制成本为会员提供不错的产品。
在瑞幸咖啡的前两轮融资里,大钲资本以一笔1亿美金和一笔近8000万美金,成为了瑞幸咖啡最大的外部机构股东。
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上市,这件事情在前期让黎辉和大钲资本“名利双收”。
从名的角度来看,瑞幸咖啡作为大钲资本首个成功的投资项目,让刚刚成立两年多的大钲资本一战成名,在业内被冠以多个大奖。黎辉本人也在2019年10月入选《财富》评选的“2019年中国30位最具影响力的投资人”榜单。
从利来说,1月8日,大钲资本减持瑞幸咖啡3840万股,持股比例从14.06%下降至12.15%,套现2.3亿美元,收回当初对瑞幸资本的投资。按照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后续大钲资本又进行了减持,目前大钲资本持股比例降为7.2%。
然而这只是瑞幸咖啡故事的前半段。后半年的故事就没那么幸运了,在今年4月,瑞幸咖啡造假丑闻的爆发,让大钲资本陷入尴尬的境地,在外界看来,参与了瑞幸公司所有重要决定的大钲资本这次已难以撇清责任。
浑水创始人Carson Block认为,黎辉和刘二海可能“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面对质疑,4月13日大钲资本在官网发布了声明,称媒体上对于大钲资本在瑞幸咖啡投资项目上存在不实报道和不负责任的猜测。
4月13日大钲资本发布关于瑞幸咖啡投资项目的声明,图片来源于大钲资本官网
“大钲资本谴责一切形式的企业造假和欺诈行为,这不仅伤害所有投资人的利益,也严重有悖于我们所一直坚守的核心价值百科观和职业操守。”
和黎辉之前的表述不同,这份声明又把大钲资本拉回到瑞幸咖啡的财务投资人的定位上,称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尽一切可能保障投资人利益。
但是对于外界来说,黎辉和大钲资本到底是不是清白的?至少在事情真正水落石出之前,还是一个问号。
有投资界人士认为,瑞幸造假丑闻就是大钲资本和黎辉的滑铁卢;不仅如此,本土PE基金都可能因此受到拖累,专业度失去LP的信任,毕竟,黎辉和大钲资本一度代表了本土PE的顶尖专业水平。